为快速满足徐工智改数转网联转型背景下,对“五化”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和素质能力提升的需求,徐工研究总院携手徐工学习与创新中心,于2024年4月16日开展了人才强院“五化”专题培训,徐工研究总院共有110余名科研人员参与培训。
本次培训聚焦
新能源、智能制造、核心零部件、产业共性技术、未来产品、知识产权、项目管理、CECP跨文化工程师等“五化”十大专题课程开发中的难题。徐工学习与创新中心课程开发部张万林老师应邀出席,并提供现场赋能。
从设计课程目标着手,张老师首先讲解了课程目标的类型,包括总目标和课堂表现性目标,并从
布鲁姆认知六层次模型着手,讲解教学目标设置的要点,现场进行实操演练,让学员不仅撰写出待开发课程的教学目标,还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。
“好结构会说话”,一个好的课程结构,可以让课程更具逻辑性。张老师从“
小笼包的结构” 理论出发,由《金字塔原理》书中提到的16字内涵“
结论先行、以上统下、论证类比、逻辑递进”,让学员学习搭建课程结构常用的逻辑顺序,通过章与章之间、章与节、节与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讲解,并运用一些实际课程的结构案例,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搭建课程结构的方法。
在课程结构搭建完毕的基础上,张老师讲解了梳理知识内容的相关方法。由“
知识的诅咒”、“
舒适区三圈理论”切入,让学员掌握课程内容取舍的分寸感;通过“
自我复盘式”经验萃取着手,让学员掌握经验萃取的一般流程、知识及经验的包装方法,学员能够真正做到开发出来的课程“有料又有趣、好学更好记”。
以
CTT综合性培训技术为切入点,张老师从
开场活动、知识传递活动、复习活动、动力活动、结束活动五大活动体系逐一展开讲解,中间穿插讲解诸多如“
艾宾浩斯遗忘曲线”等成人学习原理,实际运用视频教学法,让学员更深入的理解教学的方法。
最后,张老师讲解了课件制作的方法,以帮助学员未来更好的进行课堂的呈现。通过“课件整体结构、PPT排版原则、实用插件工具、素材索引”的讲解,使学员知晓PPT制作的常用技巧。
经过一天充实的学习,徐工研究总院“五化”专题培训的第一课圆满落幕,通过课程开发方法论的学习,学员掌握了课程开发的方法与技巧。学员反馈: 本次培训贴合课程开发实际,使自己不再惧怕课程开发任务,千货满满,收获满满!将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后续“五化”课程开发中,打造出精品的培训课程。
未来,徐工学习与创新中心将紧跟徐工经营发展战略,
围绕专职书记人才自主培养“一号工程”,以业务需求为导向,以学员为中心,不断更新迭代、推陈出新,持续输出更多的精品课程,助力徐工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。